阅读此文之前配资行业排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-最近基建圈有个大瓜,老牌国企铁一院(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)杀疯了!一口气拿下两个新能源大单,一个8亿的储能项目,一个7亿的光伏项目,直接把同行都看傻了。
要知道,现在房建市场凉凉,传统基建增速也慢下来了,铁一院这波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转型案例,值得所有行业小伙伴好好研究。
先来看看这两个项目有多牛。
那个8亿的项目,是在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搞一个100MW-400MWh的压缩空气储能,简单来说就是用低谷电把空气压缩到地下,需要用电的时候再释放出来发电,跟抽水蓄能原理差不多。
铁一院本来就擅长搞隧道勘探,这回直接把老本行用上了,在地下储气库设计上简直是降维打击。
另一个7亿的项目,是在鄂尔多斯搞300MW的户用分布式光伏,给7000户人家装光伏板。
更狠的是,他们2.55元-W的报价,比行业均值低了5%-8%,简直是-价格屠夫-。
这价格是怎么做到的?秘密武器就是-传统基建成本管控能力+新能源技术适配-。
储能项目报价比第二名低了5000万,光伏项目比第三名低了近4000万,这价格优势,直接在市场上撕开了一道口子。
铁一院这波转型,总结起来就是-三板斧-:
第一板斧:政策嗅觉灵敏。
国家-十四五-规划大力支持新型储能,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超千亿,铁一院2023年就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,完美踩中政策红利。
第二板斧:技术平移。
搞了几十年城市轨道设计,积累了丰富的地下空间勘察能力,这回直接用到储气库选址和建设上,前期勘探成本省了30%。
还有在房建项目里练就的EPC全流程管控经验,也用在了光伏项目上,施工周期压缩了15%,人工和财务成本都降下来了。
第三板斧:价格策略狠。
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毛利率只有8%,行业平均可是15%!这是典型的-战略亏损-打法,-低价中标→积累项目经验→打通供应链→后续溢价-,形成完美闭环。
现在传统基建越来越卷,2024年房建投资同比下降12%,很多企业账上现金流很多,但找不到好项目,急需新的增长点。
中建、中交这些巨头也都在布局新能源,但铁一院另辟蹊径,选择了-储能+光伏-双赛道,实现了差异化竞争。
国家发改委也发话了,鼓励传统基建企业进军新型储能,这对传统基建企业来说,不是选择题,而是生存题。
当然,低价竞争也不是万能药,光伏组件价格波动、储能项目并网审批周期长这些风险也要考虑。
铁一院的现金流能不能扛住压力,还有待观察。
铁一院的成功,给我们这些-打工人-也带来了一些启示:
要有预判政策方向的能力,别等政策落地了才反应过来。
要善于把传统技能应用到新兴领域,找到技术共通点。
国内市场只是起点,未来-一带一路-沿线国家的光伏、储能需求也会爆发,提前布局才能抓住机会。
总之,政策红利不是天上掉馅饼,而是给有准备的人的。
在技术迭代和政策变革的浪潮中,只有不断学习新技能,才能永远站在风口上。
免责声明:本文的时间、过程、图片,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。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、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作者配资行业排名,我们将予以删除!
凯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